本网站是一个音频分享平台,用于分享、交流、试听自己喜欢的音乐、铃声、故事等等。
我们尊重版权,如有任何侵害您版权的问题,请通过email的方式和我们联系,谢谢。

流亡海外人士纪念“六四”21周年 (组图).

加入 2010-05-20 03:01:40 | 长度: 2分32秒 | 类别: 其他
aoog100     订阅
赞!请点击评分 给他打分 1 给他打分 2 给他打分 3 给他打分 4 给他打分 5 给他打分 6 给他打分 7 给他打分 8 给他打分 9 给他打分 10
人气 1446
评分 0
评论 0
书签 0

2010-05-19
二十一年前的 “六四”天安门大屠杀改变了那一代学生的命运。很多人被迫流亡海外。现在这些流亡海外的人也已经四十多岁,他们究竟都在想什么?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天溢德国采访报道
图片:这张照片摄于1999年北京的使馆区, 那年汤志敏女士应荷兰知名记者富兰克林登的邀请,重返天安门,恰逢新一代大学生被中共操纵,扮演反美反西方民主的示威游行。那时汤志敏抱着孩子匆忙见过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和她的先生,匆匆拜见过他们死难于六四大屠杀的19岁儿子的灵堂。原摄影富兰克林登, 翻拍王龙蒙张建(记者天溢提供)举世震惊的天安门“六四”大屠杀,改变了很多那一代学生的命运。在欧洲各国都有因为“六四”而被迫流亡海外的学生。现在,在“六四”二十一周年就要到来的时刻,他们之中很多人也在积极筹备纪念“六四”的各种活动。对于二十一年后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,记者采访了流亡荷兰的汤志敏女士。她对记者说:“我以我在荷兰建立的全球维护华人权益理事会这个组织,还有我在网上建立的中国人权这个网页来谈几点我的希望。我希望我们能够在纪念“六四”二十一周年纪念的过程中,来结束二十一年来的这种民运个体户的年代,让我们来建立一个民主的团队。这是我二十一年来悟出来的道理,我发现,民主是欧洲的足球队的精神,而不是一个人的剧本,一个人的悲歌,是大家的合作。”
图片:2008年春天, 汤志敏女士在家中通过荷兰媒体呼吁关注中国人权状况。(记者天溢提供)










对此,汤志敏女士对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:“我要给大家讲一段小小的故事,和我的天安门的所有同仁们分享。几年以前,有一个荷兰人,这个人是一专门物色培养政治领袖为职业的。他对我说,他相信下一代世界级的政治领袖人物肯定是中国人,而且这个人很可能是天安门一代的人。这件事情,当时我不很明白,我现在想起来,我们参加“六四”的那一代人,现在刚刚四十岁过了,走过了人生之中的很多弯路,受过很多的苦,走过了很多的沼泽。各方面应该说是成熟了,这应该是人生的收获季节吧。我觉得,他的这句话我明白了。”

汤志敏女士说:“任何成功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靠自己的努力。他还说了一段很重要的话,这些人必须从自己开始,他说,天时地利人和,天时地利都有了,人和是从自己内心开始的。自己内心平和,然后从自己开始自我反省,自我觉醒,一个是省,一个是醒,醒过来的醒。自省和自醒。我想把这个感想和这段经历来跟所有的同仁分享。”

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天溢德国报道。

关键字:  “六四”   汤志敏